河南农产品信息网欢迎您! |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行业资讯 » 正文

蔬菜市场须加强监管手段创新 争取监管主动权

分享到:
发布日期:2013-06-05  来源:中国网  作者:中国网  浏览次数:1449
核心提示:生产环节是监管的第一道门槛,是蔬菜安全的源头保证,而且控制生产过程比事后监管社会成本低得多。而流通环节也要有效监管,重在防范市场操控。有关方面已经日益清醒地认识到蔬菜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弊端,最近商务部提出要建立公益性菜市场的要求。如果这些措施能够落实到位,将起到保护菜农和城市居民利益的作用,有效地遏制菜价大起大落。

不同于蔬菜整体价格近些年持续攀升的大行情,作为大众化蔬菜品种的生姜价格却呈现出典型的“L”型走势,在多数时间里低于西红柿、黄瓜等蔬菜。

生姜价格之所以出现高台跳水与持续低迷,与两件牵动社会神经的事情密切相关。其一,生姜曾经被社会游资疯狂炒作,价格在短时间里翻了几番,2010年零售价格高达每斤8至9元,以至于被人戏称为“姜你军”。但相关游资在拉抬价格获利后迅速撤离市场,结果不少中、小资本深度套牢,其后姜价也长期在每斤2至3元间徘徊。其二,前不久媒体曝光了山东省潍坊农民用剧毒农药“神农丹”种植生姜,深圳、杭州、广州等多个城市都查出了农残量超标的毒生姜,引起了人们对生姜质量安全的担忧,这让生姜行情更是雪上加霜。

据调查,在姜价步入下降通道后,有的商贩被迫从井窖中掏出成千上万斤囤积的隔年姜抛售,错误的市场信号也导致产量过剩,致使生姜市场长期萎靡不振。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,面对蔬菜市场“买全国、卖全国”的大流通现状,亟须加强市场监管手段创新,由应急管理走向过程控制,争取监管的主动权。

生产环节是监管的第一道门槛,是蔬菜安全的源头保证,而且控制生产过程比事后监管社会成本低得多。比如,北京市昌平区共拿出500万元的财政资金,将绿色农药送到田间地头,结果当地草莓产业创收4.5亿元,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。当然,如果相关监管部门能够让有害物质超标的农药无法生产和流通,则是更为理想的监管结果。

流通环节的有效监管,重在防范市场操控。有关方面已经日益清醒地认识到蔬菜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弊端,最近商务部提出要建立公益性菜市场的要求。如果这些措施能够落实到位,将起到保护菜农和城市居民利益的作用,有效地遏制菜价大起大落。

消费环节的可追溯性,增加了监管的群众基础。在武汉、南京的一些菜市场中,已经试点给蔬菜贴上条形码或发放“身份证”,消费者凭此可以找到零售、批发乃至于生产者,如果蔬菜出现安全问题,可以据此追究相关人员责任。此举把监管深入到消费群体之中,也是对监管者和蔬菜安全各个环节的再监督。

农产品价格不再大起大落,没有频发的安全事故,是我们共同的期待。目前,国家对食品安全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,相信通过不断总结经验,一定能探索出科学的监管模式,不但可以管控风险,还可以防范风险。

 
关键词: 蔬菜市场 蔬菜
 
[ 行业资讯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  [ 放大字体  ]  [ 缩小字体   ]

 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行业资讯
点击排行